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25
编号:13746120
精神科护理安全缺陷及防范措施的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25
     【摘要】 目的:探究精神科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通过分析相关因素再实施针对性地管理方法,以避免患者发生意外情况。方法:笔者所在医院2001-2011年所有收治的患者中14例冲动伤人、毁物;8例逃跑;2例锂盐中毒;2例用药过量,出现恶性综合征;1例上吊;1例割腕;1例摔倒骨折。结果: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工作中,对其情况应及时掌握,出现意外应立即处理,避免患者受到危害。结论:在给予患者实施治疗和护理工作的基础上,及时分析安全隐患,加强安全措施,能有效降低或制止危险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 精神科; 护理; 安全

    中图分类号 R473.7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25-0096-02

    现今我国各级医院均重视患者的护理安全,并把其作为服务中的一项指标开始实施[1]。精神科因患者疾病的特殊性,易于出现安全事件发生,故应给予重视。精神科的患者往往多有暴力行为、自杀等表现,患者的安全需要护理人员随时关注。有报道称患者发生的安全事件有30%~50%是可以前期预防的[2],前期对患者进行预防措施管理可明显降低危险事件的发生率。笔者对本院精神医学科病区的安全缺陷进行了分析,通过采取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危险事件的发生。
, http://www.100md.com
    1 发生安全事件的原因

    1.1 患者方面的原因

    1.1.1 疾病方面的原因 有些患者在妄想和幻觉的支配下,如被害妄想、顽固性幻听、自责自罪感、被控制感而出现的自杀、自伤、冲动毁物等行为;有些患者因缺乏自知力出现逃跑行为。笔者所在科8例逃跑事故中有4例患者均是因为对自身疾病缺乏认识,拒绝住院而乘机逃跑以寻求自由。有些患者情绪不稳,易激惹,因小事就出现冲动、伤人毁物行为。

    1.1.2 患者存在思想顾虑 一些恢复期的患者,因思念家人;担心影响或失去工作;担心家庭经济无法承担医疗费用;怕家人不来接自己出院等顾虑,不安心住院,伺机逃跑,或产生严重的自卑感而出现自杀行为,或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而出现冲动、毁物行为。

    1.1.3 患者自身出现躯体疾患 有些患者出现高热、疼痛、吞咽困难等不适症状不能向医务人员正常反映,从而延误病情,导致病情加重;有些患者年老体弱、加之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导致机体功能衰退及并发症的发生,出现卒中的危险;有些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丧失自我安全防范能力,容易产生跌倒等。
, http://www.100md.com
    1.2 患者家属导致的安全隐患

    1.2.1 患者家属对精神疾病认识不足 有的家属在陪护过程中因疏于看管出现患者自杀、自伤、冲动、伤人毁物、逃跑的现象。笔者所在科曾收治1例抑郁症患者,其母陪护期间外出购回一把水果刀,患者乘母亲看电视之机偷偷在卫生间割腕,后被护士及时发现才未酿成大祸。有的家属,接患者出院后自行减少药物用量导致患者后期不能得到巩固治疗;有的家属,不能妥善保管药物,患者轻易得到药物超量服用。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存在难以消失的幻觉,受命令行幻听的支配在家吞服大剂量多种精神科药物经抢救脱离生命危险。

    1.2.2 患者家属的不遵医行为 由于社会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加上患者家属对精神疾病知识的缺乏,在患者首次起病时往往无法接受事实,害怕别人异样的眼光,继而出现刚入院患者就想出院。

    1.3 医疗人员

    1.3.1 笔者所在科曾有4例患者乘护士麻痹大意未将病区铁门锁好之机,逃跑成功。后经多方寻找终于将人找到才未造成更大的事故和损失。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若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不严格执行各项操作流程,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若观察病情粗心大意,患者出现异常先兆不能及时发现;或擅离职守,均可能导致差错事故的发生。
, http://www.100md.com
    1.3.2 有的医生对患者病情了解不够深入,不能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护理级别和“三防”的重点内容,使护士在作“三防”观察时缺乏重点,疏于监管,患者容易伤人毁物、逃跑。

    1.3.3 有的医生用药不准确或药量不够,极易造成某些患者精神症状迟迟不能控制;有的医生又因为急于控制症状在增加药物剂量时忽略了药物的副作用,例如出现锂盐中毒、锥体外系反应等,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3.4 护理人员缺乏对患者的心理护理。长期以来,我国护理实质是处于一种以技术操作为主的技能服务工作状态[3]。在护理工作中往往忽略了患者的心理问题,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不能快速准确地发现患者的心理动态,特别是一些有消极、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更应加强心理护理以防止消极情绪进一步扩大化。笔者所在科曾收治1例列车上送来的咬舌自尽的抑郁症患者,其家境贫困,大龄未婚又举目无亲,因此住院期间自杀念头一直未消除,而护士未及时与患者沟通,发现他的消极情绪,当其又发生上吊自杀行为时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和心理辅导后,患者最后重新获得生活的自信,康复出院。可见,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心理护理必不可少,特别是对有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更不可小视。
, http://www.100md.com
    1.4 医院设施

    1.4.1 设施方面的安全隐患 防护网不牢固,窗户玻璃易碎,患者寻机破坏容易发生伤人和逃跑事故。有关配套设施不合理,如厕所缺乏扶手,室内有裸露的电线,桌椅不固定,都容易发生跌倒、自杀、自伤等事故。没有逃生通道,如发生火灾将无法快速疏散患者。辅助检查科室如心电图室、B超室离病房较远,并位于开放式楼层,给看护患者带来困难,也易造成逃跑事故的发生。

    1.4.2 工娱疗存在的安全隐患 因病房有限环境相对拥挤,男女病区未分别设置工娱疗室,男患者工娱疗时必须到女病区,这也给护理管理带来了困难。工娱疗设施未安置在单独的安全区域,患者如突然出现冲动毁物行为必将毁坏设备,伤及他人。工娱疗项目较单一,时间长了患者会感到厌倦无聊,无所事事。

    1.4.3 患者吸烟造成的火灾安全隐患 因为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患病,社会功能已经退化,变得孤僻、退缩,不与人交往,加上封闭式管理,让患者感到更加的无所事事,只有用吸烟来消磨时间,这也成为他们唯一的爱好。笔者所在科男患者吸烟率达85%以上,有些家属探视时甚至将打火机交给患者。笔者所在科曾发生多起因吸烟引燃棉絮的事件,都被及时发现并扑灭才未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百拇医药(杨静)
1 2下一页